数据链路层的功能
为网络层提供服务
- 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
- 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
- 有确认的面向连接服务
链路管理
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立、维持和释放过程称为链路管理
- 帧定界、帧同步与透明传输
- 帧定界:数据加首部和尾部构成帧,首尾用于帧的定界
- 帧同步:接收端区分帧的起始和结束
- 透明传输:若在数据中出现与定界符相同的比特组合,进行转意
流量控制
限制发送方数据流量,使其处在接收方接受能力之内
差错控制
差错控制用于确保接收方正确接受数据
- 位错:帧中某位出现差错,通常采用循环冗余校验(CRC) 发现位错,通过自动重传请求(ARQ)来重传出错的帧
- 帧错: 帧的丢失、重复或失序等,引入定时器和编号机制。
组帧
组帧主要解决帧定界、帧同步、透明传输问题。实现组帧的方法有以下四种
字符统计法
在帧头部使用一个计数字段来标明帧内字符数
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
使用特点的定界字符来定界一帧的开始和结束,使用转意字符来实现透明传输
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
用01111110(16进制为7E)来标志一帧的开始和结束。
透明传输实现:发送方信息中每遇到5个连续的‘1’则在其后插入一个‘0’,接受方每遇到5个连续的‘1’则自动删除其后的‘0’。
违规编码法
如,曼切斯特编码中使用未定义的高-高电平对和低-低电平对作为定界帧
差错控制
检错编码
- 奇偶校验码
- 循环冗余码(CRC):
发送方和接收方商定除数P,二进制数据A采用模2运算(加法不进位,减法不借位,类似异或)除以P,得到余数加在A末尾,并令其为B,将B传输给接收方,接收方将B除以P,若余数为0则传输未出错。 - 纠错编码
最常见的纠错编码是海明码
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
流量控制、可靠传输与滑动窗口机制
- 停止-等待协议流量控制基本原理
发送方每发一个帧要等待接收方应答才能继续发,接收方每接收一个帧都要反馈一个应答信号 - 滑动窗口流量控制基本原理
发送方维护发送窗口,接收方维护接收窗口,发送窗口用来对发送方进行流量控制,接收窗口用来对接收数据帧进行控制。
滑动窗口特性:只有接受窗口向前滑动时(接受窗口发送确认帧),发送窗口才能向前滑动;当滑动窗口大小为1,可保证帧的有序接受;数据链路层的滑动窗口大小在传输过程中是固定的。
发送窗口大小 | 接受窗口大小 | |
---|---|---|
停止-等待协议 | 1 | 1 |
后退N帧协议 | >1 | 1 |
选择重传协议 | >1 | >1 |
- 可靠传输机制
- 确认:接受方对接收数据进行确认并告知发送方
- 超时重传:
- 自动重传请求(ARQ):
- 停-等式
- 后退N帧
- 选择重传
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-等待协议
源站发送单个帧之后必须等待确认,在目的站的回答到达源站之前,源站不能发送其他数据帧
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(GBN)
发送方发送N个帧,如果该N帧的前一个帧被判为出错或丢失,则发送方重传该出错帧及其后N帧。
发送窗口大小WT: 1<= WT<=2n-1 (n为对帧编码的比特数):
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(SR)
一般情况下,发送窗口=接受窗口=2(n-1),只对出错或超时的数据帧进行重传。
信道的效率:发送方从开始发送数据,到接收到第一个确认帧为止,称为一个发送周期,设为T,发送方在这个周期内共发送L比特的数据,发送方的数据传输率为C,则发送方用于发送有效数据的时间为L/C ,在这种情况下,信道的利用率为(L/C)/T。
信道吞吐率:信道利用率 * 发送方的发送速率。
介质访问控制
介质访问控制的内容是:采取一定的措施,使任意两点之间的通信不会发送互相干扰的情况。
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
- 频分多路复用(FDM)
多路信号调制成不同频率载波后叠加成复合信号 - 时分多路复用(TDM)
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,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- 波分多路复用(WDM)
即光的频分多路复用 - 码分多路复用(CDM)
码分多路复用靠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各路原始信号。
码分多址(CDMA)是码分复用的一种方式
CMDA原理:
向量S表示A站的码片向量,T表示B站的码片向量,S和T均为m比特,则 即不同站码片正交,相同码片规格化内积为1,码片与其反码规格化内积为-1
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
不采用集中控制方式解决发送信息的次序问题,胜利者通过争用获得信道,从而获得信息的发送权。
- ALOHA协议
- 纯ALOHA协议:任意站点可以不经检测直接发送数据,若一段时间未收到确认,则等待一段时间再发送数据。
- 时隙ALOHA协议: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隙,每个时隙开始时只能发送一个帧。其效率是纯ALOHA协议的两倍
- CSMA协议
在ALOHA协议基础上增加了载波监听装置
根据监听方式和处理方式不同,有3种CSMA协议
- 1-坚持 CSMA:信道闲则发送数据,忙则等待并继续监听侦听,若发生冲突则随机一段时间后,再重新开始侦听
- 非坚持 CSMA:信道闲则发送数据,忙则等待,并放弃侦听,等待一段时间后继续监听
- p-坚持CSMA:用于时分信道。信道忙则等待下一个时隙再侦听,闲则以概率P发送数据,以概率(1-p)推迟到下一个时隙。
CSMA/CD 协议
CSMA/CD协议是CSMA协议的改进方案,CSMA/CD 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
CSMA/CD的工作流程:
- 先听后发
- 边听边发
- 冲突停发
- 随机重发
计算相关:
- 单程传播时延/总线传播时延:数据从源点发送到目的点接收所用时间
- 争用期(冲突窗口/碰撞窗口):数据的往返时间,两倍单程传播时延
- 最小帧长:为了确保发送数据的同时能检测可能的冲突,数据帧有个最小长度
最小帧长=总线传播时延*数据传输速率*2
CSMA/CA 协议
CSMA/CD用于有线局域网,CSMA/CA用于无线局域网
轮询访问介质访问协议:令牌传递协议
令牌在环形网上游荡,只有持有令牌的计算机才能发送数据。
局域网
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
- 局域网三要素
- 拓扑结构
- 星形
- 环形
- 总线形
- 复合类型
- 传输介质
- 双绞线
- 铜缆
- 光纤
-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
- CSMA/CD
- 令牌总线
- 令牌环
以太网与IEEE 802.3
- 以太网传输介质与网卡
传输介质:粗缆、细缆、双绞线、光纤
网卡: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,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
Mac地址: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用于控制主机在网络上的数据通信
广播:以太网中的数据以广播形式发送 - 以太网的MAC帧
- 高速以太网
IEEE 902.3
IEEE 902.3是无线局域网的一系列协议标准
广域网
广域网基本概念
广域网是覆盖范围很广的长距离网络。局域网主要使用协议在数据链路层而广域网主要使用协议在网络层。常见的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有PPP协议和HDLC协议。
PPP协议
PPP协议是使用串行路线通信的面向字节协议。
PPP协议组成部分:
- 链路控制协议LCP
- 网络控制协议NCP:
- 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
PPP协议是点对点的,不是总线形的,故无需采用CSMA/CD,帧长度页没有限制。PPP协议只支持全双工通信
HDLC协议
HDCL协议是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。与PPP协议不同,HDCL协议采用了编号和确认机制,可以实现可靠传输。
数据链路层设备
网桥
两个以太网通过网桥连接,原来的每一个以太网称为网段,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层,可以使以太网成为隔离开的碰撞域
- 透明网桥(选择的不是最佳路径)
- 源路径网桥(选择的是最佳路径)
交换机
交换机是一个多端口网桥,可以隔离冲突域和广播域
- 原理:
检测数据帧的源和目的Mac地址,然后与系统内部动态查找表进行比较,如果MAC不再表中,则将该地址加入表中,并将数据帧发送到相应目的端口。 - 特点
- 工作在全双工方式
- 独占传输媒体的带宽
- 交换模式
- 直通式
- 存储转发式